首页 > 实时讯息 >

关税战下,“中国第一展”的破冰之法

2025-05-05 22:05:00

5月5日傍晚,广州骤雨初歇,广交会展馆“广交世界,互利天下”的招牌前,仍有外国客商合影留念。随着人潮散去、声浪渐歇,第137届广交会正式落下帷幕。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特朗普滥施关税政策让全球外贸行业陷入迷雾:全球贸易格局面临深刻调整,关税战背景下的跨国贸易何去何从?

三期过去,广交会用胜于雄辩的事实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第一展”的实力:截至5月4日(下同),近29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7.3%;现场展示产品超455万件,其中新产品102万件;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

这段时间以来,广交会展馆人潮澎湃、交易不歇,全球客商用行动对中国投下信任票,用真金白银为“中国制造”买单,彻底打破美国试图用关税壁垒孤立中国的幻想。

正如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的成功举办,让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的重要窗口。今日,广交会不仅再次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及应对世界变局的定力,也为全球贸易伙伴指明道路:开放才是互利共赢的正确方向。

不惧关税战,“中国制造”受追捧

本届广交会一开幕,就频频以爆棚人气在社交媒体上出圈:开幕前已有超过20万境外采购商预注册,截至5月4日共有28.89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增长17.3%;共有140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增长17.6%;到会头部跨国采购企业达376家,创历史新高。人气即财气,本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

“中国是世界工厂,而广交会更是全球商机的聚集地。在这里,找供应商就像点外卖一样便捷。”安德烈·德索萨15年前第一次来中国,如今他背着别满广交会纪念徽章的双肩包,已成为展馆常客。

在这里,不难找到“中国制造”依旧受到追捧的关键:高科技、好设计、高质量发展。“广东制造”更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高科技让世界聚焦中国造。

本届广交会的智能化相关展区、专区参展企业数量超1100家,现场展示智能产品32万件,高科技成为“中国制造”领跑全球的第一密码。

在一期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46家顶尖机器人企业带来了500多款产品,具身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机器狗等身怀绝技,吸引洋客商们纷纷掏出手机拍视频“打卡”,惊叹“‘中国制造’让科幻变成现实”“令人大开眼界”。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大大超出期待,比国内外任何展会的效果都要好!我们收获了十几家意向客户,意向订单有200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5亿元),预估最终成交额可以达到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00万元)。”千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汪光辉告诉记者,他非常期待能与中东客户达成合作,在2030沙特利雅得世博会一展身手。

——“东方美学”引领全球风尚。

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众多采购商被植绒渐变衬衫等新品吸引。“我们精心打造了融合东方美学与国际时尚的创新产品系列,例如将传统纹样进行现代化的创新演绎,充分展现中国文化自信。”该公司设计师黄雨桐说。

而走进被誉为“藏宝阁”的广交会堂展示厅,这里陈列着众多CF奖(广交会设计创新奖)获奖产品。2024年CF奖共有来自51家广东企业的65件作品,“广东制造”占近半。

来自广东凌度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宛如“蜘蛛侠”走进现实,可在百米大楼外墙工作,能抗12级大风。这款产品历经近8年的研发,投入数千万元,已成功抢占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市场。

工业设计是价值链的源头、产业链的上游、创新链的起点,CF奖自2013年启动评选以来见证了“中国制造”的链式升级,2025年拟增加服务机器人、新材料及化工产品等类别。“在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广交会必然将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CF奖便是这一身份转变的缩影。”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说。

——绿色可持续体现长期定力。

本届广交会尽显绿色之美,现场展示的绿色低碳产品达到88万件。“中国制造”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上与广大客商达成长期主义的共鸣。

参展5日,广东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型材事业部副总经理曹娜忙得连轴转,展位上每天前来咨询的客商超过300人次。“欧美客商注重低碳认证,我们通过认证获得‘绿色通行证’。今年我们带来了高性能铝合金系统门窗及幕墙,采用先进的隔热技术与密封工艺,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助力‘双碳’目标落地;推出光伏支架、太阳能边框等新能源配套产品,抢占全球绿色能源市场先机。”

多元化市场,“朋友圈”越来越大

本届广交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新老采购商到会人数分别超过17.17万、11.71万人,分别增长14.6%、21.4%。新兴市场仍是广交会最大客源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约18.75万人,增长17.4%,占比达64.9%。金砖国家采购商约7.41万人,增长24.1%。RCEP成员国采购商约6.48万人,增长6.9%。欧美采购商约5.19万人,增长3.4%。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客商成为广交会的购买主力。在意向成交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超六成,是拉动成交增长的重要引擎。巴勒斯坦采购商阿什瓦克·阿布法哈第一次来到广交会,一天之内就找到了两家合适的供应商,当场签下两份女鞋采购订单。来自沙特的穆罕默德·马拉豪掷千金,在广东真豪星空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拍下140套星空屋的订单,“我来广交会超过20次了,我爱‘中国制造’的一切!”更有沙特客商将星空屋当成了“中国手信”,每回来到广交会都采购几套送给亲友。

这里汇聚了全球客商的“发财密码”,广交会为全球客商搭建“贸易之桥”。本届广交会累计举办1206场贸促活动和438场新品发布活动,举办734场“贸易之桥”贸促系列活动,帮助企业知风向、拓市场、促成交。

境外参展商通过广交会链接全球商机。在进口展区,年过七旬的泰国参展商坦雅鲁克坚持每年参展,因为这里有颇具潜力的新客户和友谊坚固的老朋友。来自埃及的NaNa secret纺织品公司带来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床上用品,精致的拉舍尔毛毯、法莱绒毯、银狐绒毯等产品吸引了不少采购商驻足了解,本届广交会已达成了近1.45亿元人民币的意向订单。

全球客商不仅看好“买中国,卖全球”,更希望通过技术共研、投资等方式加深合作。

“我们的咖啡机搭载了自研的独特系统,不仅能够降低故障率,每次使用后还能自动清洗滤网,避免咖啡粉残留,保证口感的同时减少霉变和虫害等问题。”广州康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经理黎伟彬告诉记者,来自德国等国家的咖啡机品牌对该技术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合作进行产品共研开发。

阿根廷采购商拉米罗在逛展之余马不停蹄地来到周边城市参观工厂。“我去过许多工厂,但这里的专业性令人惊叹。”在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拉米罗赞叹道。他希望在未来带更多阿根廷客商来到中国、走进广交会、了解“广东制造”,同时,期待和中国的企业开设合资公司,共享商机。

内外贸兼得,线上线下齐发力

刚刚过去的4月,美国对华关税加征提升至最高245%;5月2日起,美国正式终止对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面对重重挑战,外贸企业见招拆招,不惧关税大棒。

借助电商开拓国内市场,“两条腿走路”是最稳妥的做法。

广东凌丰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把直播间搬进了广交会现场,镜头下的展位人来人往,外国客商洽谈踊跃。“让国内消费者直观感受到我们的产品在全球都卖得火热!”凌丰国内销售公司总经理梁建秀说,今年公司的目标是在国内市场销售额达到4亿元,比去年增加超一倍。

电商平台纷纷在广交会现场对外贸企业抛来绣球。京东集团宣布2000亿“出口转内销政策”扶持计划,并成立出口转内销的项目组,深入产业带与外贸企业对接,提供全链路支持。美团举行“2025美团外贸优品拓内销消费品专场对接会”,与来自水海产品、蔬菜水果、调味品、休闲食品、酒饮等行业的100余家外贸企业对接合作。

也有企业以跨境电商为突破口,利用新业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从OEM向ODM、OBM转型升级,向价值链的高处攀登。

来自“中国瓷都”潮州,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在亚马逊等国际电商平台推出自主品牌,从传统贸易中的代工生产者转型为“潮州制造”的品牌代言人,餐盘、沙拉碗、马克杯、保鲜碗等产品在海外热销。“跨境电商不仅是传统外贸的补充,更是品牌国际化的机遇。”该公司品牌部经理陈燕玲如是说。广州奥比亚皮具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了超过100人的设计团队,每年研发投入1800万元,并向海外派驻电商团队,充分与当地网红合作打开中东、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市场,如在越南就有超过500名的网红合作带货。

为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本届广交会宣布除乡村振兴等展区(专区)全免展位费外,对出口展参展企业按50%减免展位费,更好展现了“中国第一展”的使命担当。

第137届广交会线下展虽已闭幕,但数字化为展会线上扩容。本届广交会有来自全球22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2.72万境外采购商在线上参会,参展企业店铺累计访问量437.37万次。广交会APP功能进一步优化,365天贸易配对持续激活潜在合作,累计下载安装超过32万人次,让广交会真正“永不落幕”。

关税战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大船破冰前行;风雨无阻,69年来广交会魅力不减。

归根结底,“中国制造”的创新力为其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成长性,高水平对外开放则让更多全球伙伴与中国共享发展成果,开放共赢是逆境下的破局之法。

采写:南方+记者 唐子湉 唐亚冰 刘倩 纪金娜 魏钰

摄影:南方+记者 钟志辉 张令

统筹:吴哲

【作者】 唐子湉;钟志辉;吴哲;唐亚冰;张令;刘倩;纪金娜;魏钰

大开放 新格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