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省文联系统宣传与网络信息化建设培训班圆满举办

2025-04-24 17:27:00

4月21日至23日,由陕西省文联主办的“全省文联系统宣传与网络信息化建设培训班”在西安召开。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贺晋东,秘书长刘丽玲出席培训活动。省文联机关各处室、直属各文艺家协会、市县(区)文联的宣传信息工作负责人和通讯员共计70余人参加培训。

贺晋东在开班仪式上讲话

刘丽玲主持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贺晋东作动员讲话。他表示,全省文联系统要积极融入文化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大局,以信息化驱动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推进宣传和网络信息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价值引领,构筑风清气正的网络文艺生态;建强平台体系,为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要坚持一体化、系统化发展理念,不断扩大网络传播“朋友圈”,构建文联系统新媒体矩阵,真正形成“网上文艺之家”,为建设文化强省贡献力量。

培训现场

本次培训是省文联首次组织召开全省范围的宣传与网络信息化建设培训班,培训安排紧贴陕西文艺发展实际,课程设置系统且全面,既切中宣传工作的重点和要害,也紧跟时代发展前沿,是省文联主动探索宣传工作新模式、推进新时代文联系统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讲座授课、文联数字平台实例分享、现场教学,扎实的内容,前沿的讯息,丰富的案例……参训学员们纷纷赞叹“培训太值了”!

专题讲座 · 内容丰富

创新与守成AI与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杨琳 陕西省评协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

在这堂以“AI赋能文艺”的授课中,杨琳带领大家走进人工智能的世界,从“人工智能及其发展趋势”“AI赋能:文化艺术数智化创新的技术逻辑”“新质生产力:文艺事业与科技融合繁荣发展”“反思与守成:AI是把双刃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AI时代的新媒体传播与舆情应对思考

刘晓斌 华商传媒集团总裁助理,西北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高级记者

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内容逻辑与用户画像是什么?内容创作如何找到情绪共鸣点?矩阵账号如何搭建?……

作为一名深耕一线的媒体人,刘晓斌以大量实例,从“新媒体传播技巧:精准发声与品牌塑造”“全媒体时代的舆情冲击:风险识别与应对”“AI时代的媒体变革:机遇与挑战”三个方面切入,为大家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打开了视野格局,提高了舆情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新大众文艺视角下的网络文艺创新发展

刘宁 陕西省评协副主席,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

“新大众文艺”概念一经提出,就在文艺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讨论,刘宁立足于自己的研究成果,从“新媒体时代与新大众文艺的兴起”“网络文艺概念及其主要形态”“经济、科技、社会联动中的网络文艺”“跨界、沉浸、出海视野下的网络文艺”“虚拟现实、视听文明、流量文化与网络文艺”“突破自我与拥抱新文艺”六大方面,对“新大众文艺”的兴起进行了详细解读,对新大众文艺的代表—网络文艺进行了集中阐释,全面加深了大家对这一文艺现象的理解。

交流分享 · 实例展示

陕西文艺界:融媒时代陕西文艺的叙事与传播

贾李娟 陕西省文联创作评论部主任

全面覆盖,布局“一张网”,共创文艺发展新局;精心策划,打造“新招牌”,共塑文艺宣传新形象;深化合作,拓宽“朋友圈”,共赢文艺事业新辉煌……贾李娟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向大家全面展示“陕西文艺界”数字化平台建设和新媒体宣传的经验与做法,揭开文艺宣传“云端密码”。

建好“艺术陕西”数字平台赋能陕西文艺事业

王凌云 长安画派艺术中心副主任、“艺术陕西”数字平台负责人

“艺术陕西”数字平台一经推出就备受关注,搭建的初心是什么?平台还有哪些功能?如何成为“艺术创客”?王凌云全面展示“艺术陕西”数字平台的功能、特征以及运行情况,并向大家分享平台运营最新成果及后期发展愿景。

真实体感 · 现场教学

微短剧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期,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视听新势力。作为短剧产出第一城,西安拥有多个实景拍摄基地,本次培训带领大家走进十里沣河影视基地,直观感受微短剧拍摄的“流量密码”。

实地参观现场

十里沣河影视基地位于西咸国际文创小镇,依托“十里沣河”影视品牌,围绕影视动画、数字文旅、新媒体运营、短视频制作等数字方向进行内容生产。基地拥有100多个实景拍摄场景和200多人的后期团队,从剧本创作到特效制作,再到流量投放,微短剧的全流程均可在这里一站式完成。

面对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文艺现状,陕西文联不断出实招、出新招、出硬招,在本次宣传与网络信息化建设培训中,共同打开“云端”之窗,为推进全省文联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注入新动能,为文艺宣传工作提质增效释放新活力。(供稿单位: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