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融融,江西九江共青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一片繁忙景象。在江西惟精惟一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操作着各类设备。“2024年下半年,公司共生产了8万条荧光光电检测手柄,主要销往北京、广东等地,今年公司计划扩产增效。”副总经理左小勇介绍。
这家公司去年初签约落户共青城,从项目签约到项目建设,再到企业正式投产,仅花了半年时间。
“这得益于当地政府提供的‘保姆式’服务,让项目在落地审批上节省了很多时间。”左小勇说。
为提高项目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共青城市把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突破点,创新推行联审联批工作机制。共青城市大数据中心依托赣政通数字化办事平台,将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窗口延伸到线上,帮扶单位线上提交材料,审批部门线上并联审批,做到横向高效衔接。
“过去,办理这些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大约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办理完成。现在一天就能完事了,变‘串联’为‘并联’,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顺畅。”大数据中心副主任万其鹏介绍。
联审联批是当地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走进共青城市政务服务中心,只见综合窗口区、咨询服务台、自助服务区等划分清晰、一应俱全,不少市民正有序办理各项业务。
“一进门,工作人员就主动询问我需要办什么业务,然后将我领到法人专属办事大厅,仅用两个小时就办完了股权变更,效率真高。”金诺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舒仁芳说道。
为给企业群众提供更好办事指引,共青城市探索打造了“1+4法人专属办事大厅”,以“营商环境综窗+税务+建设工程+企业开办+增值服务”为架构,配置起涉企事项“一站式办结”服务体系,实现900多项业务无差别受理,切实做到“进一门,一次成”。
“‘1+4法人专属办事大厅’运行以来,企业办事平均等待时间压缩了80%,业务办理时间整体压缩了90%以上,企业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查云说道。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共青城市巧用综窗改革“加减法”,大力推行“大综窗”模式,让各窗口的“专科受理员”转变为“全科服务员”。与此同时,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实时流转与共享,大幅减少了审批环节中的重复提交材料现象,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促提升。共青城市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记者 莫鑫)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