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朱焱
“一季度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10%,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6.4%,实现了‘量质齐升’的良好开局。”近日,平顶山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洪涛说,“首季的‘开门红’为城市高质量转型注入了强劲动能,交出了一份‘硬核数据’与‘暖心答卷’兼备的季度成绩单。”
今日的鹰城,移步皆景,举目如画,蓬勃活力与宜居魅力交相辉映。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焕然一新的背街小巷、色彩斑斓的公园广场、蝶变新生的老旧小区……一个个民生项目传递着“人民城市”的温度,见证着城市能级跃升的速度。
城市更新加力提速。新开工市政道路20条,改造背街小巷24条,畅通城市“毛细血管”,优化路网结构;46个老旧小区、6个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惠及居民超2万户;完成4项绿化提档工程,新建新能源充电桩9座,摸底评估17处老旧厂房活化利用方案,以“日日新、又日新”的焕新节奏,推动“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型。
行业发展更具活力。建立“梯度培育库”,完成2家资质延续、9家资质审查及42家劳务备案,本地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运用房地产项目融资协调机制,推动“白名单”项目落地,春季房展会带动销售商品房6600套(82.8万平方米),销售面积同比增长6.4%;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获省级考核A级“四连冠”。
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开展“局长走流程”专项活动,建立市、县两级领导干部月度沉浸式调研机制;推出“消防验收三帮服务”“证照到期提醒”等11项“微改革”,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8.6%;推行“帮办代办+联合辅导”模式,审批时限压缩40%,营商环境水平迈向“新高度”。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以“五型机关”创建为抓手,构建“1+7+1”党建体系(1个核心品牌、7个支部特色、1个行业联盟),开设“工地经验交流会”促学践融合;创新“三四五”监督机制(三个一律、四个不得、五个凡事),开展“红色物业”创建,推动党建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推行“三个笑脸”服务标准(迎客笑、办事笑、送别笑),干部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
从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到笑语盈盈的社区广场,从塔吊林立的产业园区到绿意盎然的生态廊道,平顶山住建系统正以“开门红”之势,书写着城市能级跃迁的崭新篇章。当“工业绣带”蜕变为“生活绣带”,当“发展速度”叠加“民生温度”,这座转型之城的未来图景,注定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