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一艘装载11000余吨铜精矿的货轮抵达山东港口烟台港码头。在货物到港前一天,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报关人员提前为这批铜精矿办理“取消备案、汇总审价”等一系列海关手续,确保货物到港后可以快速接卸。
铜精矿等大宗商品大多采用定价公式计价,此类商品具有数量大、税额高、定价方式复杂等特点,通关耗时偏长,企业资金压力较大。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积极探索公式定价商品“取消备案、汇总审价”税收征管改革试点,试点企业可享受“通关前合同免备案、通关后汇总审价”等税收征管政策红利,极大提升通关便利和担保额度循环使用率。相关改革创新经验被纳入2024年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
海关关员对进口铜精矿进行查验。
“我们是一家贵金属冶炼企业,也是烟台海关辖区首家公式定价商品‘取消备案、汇总审价’税收征管改革试点企业。”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商贸部经理王浚亦介绍,自试点以来,企业进口的189批次铜精矿等公式定价货物全部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为保证改革平稳运行和税收安全,海关以“企业信用等级高、纳税人管理评分高、业务具有一定规模”为主要衡量指标,选取重点属地纳税企业开展试点。
“试点企业进口的公式定价货物实施差别化合规管理服务,原本需要逐票办理报关单审价手续,现在仅需要月底集中统一办理一次即可。”烟台海关驻港口办事处副主任陈放介绍。
为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海关税收征管机制,烟台海关稳步扩大公式定价商品“取消备案、汇总审价”税收征管改革试点范围,将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纳入第二批试点企业。
“以往我们需要在货物报关前5个工作日向海关申请合同备案,以报关单为单元向海关逐票进行价格结算,通关耗时普遍偏长,船舶产生滞期的风险也较高。”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业务主管丁怡说。
“取消备案、汇总审价”通关模式允许试点企业进口货物前不再按传统通关征管流程进行合同备案,实行通关前取消合同备案、通关中担保放行、通关后汇总审价,使企业享受到免合同备案、汇总审价的优惠举措,简化了进口手续,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
“我们主要进口液化丙烷、液化丁烷等大宗商品,实行公式定价商品‘取消备案、汇总审价’税收征管改革试点后,海关凭我们提供的公式定价货物结算材料直接办理报关单修改、保证金退转等手续,结算后统一履行审价程序,货物通关效率大幅提高,同时降低了船舶滞期产生额外费用的风险。”丁怡介绍,与此同时,汇总担保额度循环使用效率提高,公司收付汇效率和增值税抵扣效率均大幅提升,预估可节省公司担保额度3000万元,节省财务成本100万元。
为保障改革深入推进,海关创建关企“双向监管”机制,双方指定联络员,建立台账,逐票记录改革报关单信息,并制定试点企业《属地纳税企业差别化合规管理服务方案》,海关及时将监控结果作为正面、负面信息纳入试点企业底账,有效防控税收风险。
据统计,公式定价商品“取消备案、汇总审价”税收征管改革试点以来,烟台海关辖区试点企业共有393批次公式定价货物享受到了免合同备案、汇总审价的改革便利,涉及货值676亿元。
(文/图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王贝贝 通讯员 张春波 曲俊阳 姜蓉)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