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天眼”为文旅注入天文元素|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2025-04-12 08:44:00

科幻感十足的航空基地、惊心动魄的宇宙大爆炸、宇宙能量浪潮般迸发……近日,记者来到“中国天眼”景区内的元宇宙XR沉浸式体验馆,佩戴上XR眼镜那一刻,一幕幕宏大的宇宙奇观景象,极其逼真地呈现眼前。

“从去年10月开馆至今,共接待2万余名游客,其中包括7000余名学生。”元宇宙XR沉浸式体验馆馆长石兴辉介绍,“体验馆运用先进的XR技术,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有机融合,为游客打造出高度逼真、沉浸式的宇宙探索环境。”

“中国天眼”。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中国天眼”位于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最灵敏的500米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天文顶级资源”。近年来,平塘县依托这一世界级的科技旅游吸引物,持续擦亮“中国天眼·研学首选”品牌,奋力打造国际天文研学旅行目的地。

立足资源优势,引进优质合作伙伴,打造以“中国天眼”为核心的多业态融合旅游产品体系。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市场部研学项目负责人刘晨介绍,在“中国天眼”景区内还有很多沉浸式体验项目,它们通过科技赋能旅游新模式,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位于贵州平塘的“中国天眼”FAST。来源 贵州图片库

位于克度镇内的贵州伟泓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是平塘县招商引资项目之一。该营地执行副校长王盛昌介绍,运营至今,累计接待学生13万余人次。“我们目前在加强与广东侨联的交流,准备拓展东南亚旅游市场,借助‘中国天眼’品牌优势,努力把营地建设成为全国青少年开展天文科普教育的交流营地。”

深入客源地市场,多样化拓展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3月7日,在北京第五实验学校“天眼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上,北京市丰台区委教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杨晓辉表示,“期待双方能够携手共进,推动天文科普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培养更多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优秀人才。”

此前,中国天眼科普基地还在北京、广东、山东、云南等地设立省外营销中心,致力于扩大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的品牌影响力。

去年夏天,由来自15个国家的22名汉学青年学者组成的国际儒学联合会2024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实地探访中国天眼科普基地,深切感受到了中国科技的磅礴力量。同年12月,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又迎来了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研学团,营员学生拉迪妮娅·凯乔拉·巴加斯科罗表示,她从小就热爱天文,这次有机会来到“中国天眼”景区研学,对她而言是一场神奇的探索之旅,“作为一个痴迷外星事物的爱好者,来参观‘中国天眼’让我感到无比兴奋。”当前,黔南州围绕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天文文化体验区、地质生态旅游创新示范区、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国际天文旅游小镇5大目标,大力打造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和研学旅行产品,并先后获得“国家科普示范基地(FAST)”“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技旅游基地”“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称号,形成一张以“中国天眼”为核心的亮丽的科技旅游新名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立超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李劼

三审 刘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