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
9月11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介绍,据统计,到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已经达到了109万所,超过90%的居民在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
雷海潮介绍,我国坚持预防为主,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付诸行动,健康知识和素养水平得到了持续改善和提升。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覆盖中央、省、地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部得以建立健全,服务能力、保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顶端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持续提升,从2020年的23.2%提升到2024年的31.9%。可以说,老百姓喜欢卫生健康知识、学习卫生健康知识并付诸行动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雷海潮介绍,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双提升。持续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推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服务可及性、服务水平都得到提高。
据监测,东中西部千人口医疗资源差距正在不断缩小。雷海潮介绍,国家卫健委刚刚启动了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中国政府网已经发布了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和主要内容,我国将在未来五年进一步加强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能力、提升可及性,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间的协同联动,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卫生健康服务。
雷海潮介绍,据统计,到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已经达到了109万所,超过90%的居民在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卫生服务人力资源不断扩增,到去年年底已达到1578万人,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卫生健康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