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庆九秩,逐梦百年。4月25日上午,重庆市沙坪坝小学(以下简称“沙坪坝小学”)举行建校9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此次活动包括学灯公园开园暨生生花园艺术馆开馆,以及《学灯照亮人生》新书发布会。活动以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教育精神青春阐释为内核,串联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赖明才,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可欣,区文旅委书记汪黎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刘建华等出席活动。
延伸的育人场域:一场跨越90年的精神对话
“我们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做无愧于‘沙小’前人的后人,做无愧于‘沙小’后人的前人。”学灯公园开园仪式在沙坪坝小学校长章光虎的庄严致辞中拉开帷幕。
沙坪坝小学校长章光虎致辞
领导嘉宾为学灯公园启幕
何谓“学灯精神”?“学灯精神”又是如何化作“沙小”的文化血脉,滋养一代代学子?
90年前,从抗战硝烟中走出的沙磁文化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从那一刻起,“沙小”师生的命运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抗战时期,为了保障在沙磁地区的各界人士持续学习,政府下令晚上唯沙磁区不停电,入夜灯火通明,史称‘沙坪学灯 ’”。参观学灯公园环节,小小讲解员们正向来宾们讲述“学灯精神”的历史渊源。
走进学灯公园,瀑布流水景观与24处“沙磁往事”文化展示区交相辉映,既承载着厚重的沙磁精神,又呈现了独具重庆地理特色的山水之美。潺潺的瀑布与流水象征着嘉陵江与长江的奔流不息,“沙磁往事”无声诉说着抗战时期教育者们以灯铸魂、坚守文脉的动人故事。育人场域也从教室延伸到户外,在这里,学生发起和前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精神滋养。
生生之美:一片滋养心灵的美育沃土
生生花园艺术馆开馆仪式与百鸽书画社揭牌同步举行。仪式上,中国画作品《百鸽图》首次亮相。4.43米素绢上,227羽白鸽以兼工带写技法呈现。“沙小”美术团队为致敬张书旂先生,在创作中扩充了细节和创新表达,使艺术促友谊、和平需守护的精神内核立体可感。
随后,沙坪坝区文化馆为百鸽书画院授牌,标志着馆校联动的美育新阵地正式成立。美术馆九大主题展区中,孩子们用画笔、色彩和奇思妙想创作的绘画、手工、书法、原创诗歌等作品一一陈列,碰撞出一幅童真与艺术交织的绮丽画卷,展现出童心世界的无限可能与蓬勃创造力。
来宾参观生生花园艺术馆
艺术馆的落成,是对学校九十年历史文化传承的延续,也是一次对美育教育创新的探索。
从一盏灯到一片灯海:“学灯”光启未来
沙坪坝小学如何以校园文化课题为起点,将九十年校史转化为可感可参与的鲜活故事?
“从1935年高显鉴院长点亮的第一盏‘学灯’开始,这束教育之光始终照亮着沙小人前行的道路。”在沙坪坝小学校史新书《学灯照亮人生》发布会上,沙坪坝小学党委书记朱其英表示,未来十年,沙坪坝小学将继续坚守文化文脉,赓续沙小九十年来从未熄灭的教育薪火,为教育强国的“巴渝答卷”写下精彩一页。
沙坪坝小学党委书记朱其英致辞
“作为区域基础教育榜样,沙坪坝小学要深刻把握基础教育是强国之基的战略定位,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明确发展路径。”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赖明才殷切寄语。
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赖明才向沙坪坝小学致以祝贺
一盏学灯,从战火纷飞的年代一路照耀至今。据了解,《学灯照亮人生》是沙坪坝小学历时三年编撰的第一部校史文集,以6大单元24课全景式展现沙小从“沙坪学灯”到“五育融合”的发展脉络,首度公开的“小先生课堂”教案、《沙磁区教育通电令》影印件等珍贵史料,与古力围棋棋谱、STEAM课程设计等当代成果交相辉映,让沉睡的校史焕发时代温度。
大会闭幕式上,沙坪坝小学原创舞蹈《追光少年》与四幕音乐剧《高显鉴》先后登场。舞台光影流转间,生动诠释了从一盏灯到灯火的海的传承内核,为整场庆典画上兼具历史厚度与青春活力的句点。
九十年薪火不熄,九十年学灯长明,一代代“沙小”教育者以赤诚之心守护“沙坪学灯”。90岁的沙坪坝小学,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百年、以创新之姿续写教育华章。(资讯)
文/杨晓玉 重庆市沙坪坝小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