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唐骏垚 共享联盟·未来科技城 梁洁 陈昱涵
图源 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
进入2025年,一众杭州科技新锐频频“出圈”。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硅谷”不能解释“杭州现象”,他“更愿意谈‘小镇’”。
梦想小镇就是浙江特色小镇的“模范生”——2015年3月28日,梦想小镇正式开园。开园以来,梦想小镇已累计集聚超3600个创业项目、2.7万余名创业人才,其中,274个项目获得百万元以上融资,融资总额超160亿元。
杭州这片创业热土的梦想密码究竟是什么?为何绵延至今仍澎湃不已?日前,记者再次走进梦想小镇,解码它的发展逻辑。
“日拱一卒”的探索与创新
梦想小镇创业集市的8号楼,是灵伴科技总部。今年2月,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戴着公司最新款的AR眼镜Rokid Glasses登台演讲演示“稿子藏在眼镜里”的视频走红网络。灵伴科技也被网友评为杭州科技新锐的又一代表。
这不是“一鸣惊人”,而是“日拱一卒”的探索与创新。2014年灵伴科技成立,经过数年潜心研发,在2018年推出第一代AR眼镜;此后不断迭代,才有了“首款上太空的AR眼镜”,以及如今仅49克的Rokid Glasses。祝铭明认为,中国不缺具有创新与探索精神的年轻人,近期这波科技新锐的崛起便是明证。
勇于探索与创新的,不只是创业者。
最初,特色小镇怎么建,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梦想小镇工作人员说,青年创客是小镇的主体,“怎样做对创客创业有好处,就往哪方面摸索”。在一次次碰撞中,小镇在管理模式、服务制度、产业政策、三生融合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2019年,全国双创周活动将主会场设于梦想小镇,不仅让全国创新创业者认识了它,更让其探索的经验走向全国。
勇于探索的年轻人,还在不断涌入梦想小镇。2024年,仅通过小镇“创业先锋营”路演评审落户的项目就有111个、创业者有1100余名。小镇所在的余杭区,过去3年年均净增人才近5万人,2024年人才总量超45万;市场经营主体总量在2024年突破30万户,新增量连续3年居杭州第一……
从改革开放后崛起的老一辈浙商到阿里巴巴,从梦想小镇创业者到如今不断涌现的科技新锐,他们都有一种特质:敢于通过创新打破常规、突破极限,以自我的提升引领技术发展、产业变革。
这是创新精神的传承。梦想小镇也在成长中成为创新创业者心中的一个精神图腾——敢于做梦、敢于拼搏、敢于成功。
不断进化与完善的创新生态
青年创业者勇于探索与创新,需辅之以良好的生态。
浙江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研究员秦诗立长期关注特色小镇发展。在他看来,梦想小镇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构筑起“人才+资本+孵化”的创业闭环,“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不断磨合、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创新生态。”
这从梦想小镇核心区的布局就能感知——
孵化“互联网+”项目为主的互联网村、集聚各类资本管理机构的天使村、以人工智能项目为主的创业集市、产商旅深度融合的创业大街;
引进湖畔良仓、蜂巢、启航、寻星空间等知名孵化器,打造创客可以拎包入住的YOU+青年公寓,以及适合青年人品味的商业业态……
梦想小镇还引入“毕业”概念,坚持“有核无边”理念,构筑起“孵化—加速—产业化”的接力式产业链条和企业“迁徙图”。从以遥望科技为代表的首批入驻项目开始,这些年大量项目沿着这一链条,从小镇走向周边,继而走向全球。
而在“互联网+”创业进入下半场、资本市场持续观望,小镇所在区域从城郊接合部变身为城市新中心核心区等时与势的变化中,梦想小镇正在进行“微改革”。
比如,调整“快进快出”模式,为乐意留下来的优质小镇孵化项目提供独立办公空间。优质项目的常驻,不仅让青年创客有了奋斗的榜样,也更能让小镇更具凝聚力。
走在小镇的互联网村,可以看到河边的几栋会议室空间刚刚改造完成。“这些会议室会免费向企业开放。”杭州未来科技城招商部部长金果说。
这是小镇的最新探索——打造“成果试行区”。“企业的产品要走向市场,才能存活。这个过程是很难的。”金果说,小镇想在产业化和商业化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提供产品发布空间,开放产品应用场景。”
舒适而有界的氛围感
采访中,多位从梦想小镇“毕业”的创业者,都表达了“如果有机会,还是想搬回去”的想法。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在那里待着舒服”。他们心中的“舒适感”,不仅是一种体感,更是梦想小镇“三生融合、四宜兼具”的开发理念,即先生态、再生活、后生产,宜居、宜业、宜文、宜游。
首先,小镇更像一个“社区”,创新氛围浓厚。低密度的空间,开放式的环境,让创业者都是楼上楼下的关系,有事喊一嗓子,马上就能凑齐一帮人商量。小电科技创始人唐永波说,创业者的很多想法与创新就是这样来的。小镇还举办各类主题活动,累计举办近3000场、50.1万人次参与,为青年人才提供广阔的创业平台。
其次,小镇还有文化积淀,环境也像景区。梦想小镇互联网村的部分办公空间,由粮仓改造而来,余杭“四无粮仓”的创新精神也激励着创业者勇毅前行;创业大街则由800多年历史的仓前老街改建而来。小镇还是4A级景区,周边城市配套相对完善,成为“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自由徜徉”的理想家园。
答案也许在梦想小镇“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承诺。
秦诗立提到,在这波崛起的杭州科技新锐中,很多都来自特色小镇。在他看来,以梦想小镇为代表的杭州特色小镇,推动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推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创新浙江建设贡献了力量。
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成为时代强音,当“人工智能+”风起云涌,创新创业的积极信号再次传递到梦想小镇: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办公区,前来招商洽谈的项目络绎不绝,最多时一天要对接上百个项目;梦想小镇附近的咖啡馆里,关于人工智能与新兴科技的讨论从未停歇……
抢抓时代机遇,梦想小镇仍在不断“进化”,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更精准的“阳光雨露”,以长期主义护航创新创业逐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