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低价旅游陷阱

2025-07-07 11:39:00

文/图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李永皓

“既然大家不远千里出来玩,就不要吝啬手里的那点儿钱了。”

“有些人出来旅游一趟,跟个‘铁公鸡’一样‘一毛不拔’,真丢人。”

……

今年6月,20多名来自重庆市和贵州省的中老年游客报名参加了我省一旅游团,本以为可以低价享受6天的美好旅程,谁料在行程中还要受到导游的冷嘲热讽。

6月21日,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下属的西宁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在一次针对旅游旺季文旅市场的联合执法检查中,发现了一起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消费者的案件线索。

低价陷阱

今年6月,家住重庆市的李建(化名)退休后从网上了解到了一个名叫“情暖夕阳”(化名)的老年人艺术兴趣爱好组织,并成为其中一员。一段时间后,他从该组织的微信群内看到一条旅游团广告:“畅游大美青海,6天5晚仅需680元。”这让李建十分心动,于是毫不犹豫报了名。但事情真如他想象的那般美好吗?

“您好啊,我是青海的导游小美(化名),欢迎您参加我们的旅游团,这边需要跟您强调一下,680元的费用里不包括来回的交通费,这项费用需要您自理,您确定参团吗?”报名后的第2天,李建接到了自称导游小美的电话,他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觉得就算是自理来回的路费也很划算,便欣然答应了。

“我们这边海拔较高,您到时候过来一定要带防晒衣、厚外套还有平时吃的药等,等您落地机场我们会派专车来接。”小美在电话里嘘寒问暖,十分体贴。李建也十分期待此次青海之旅,于是立马订好了往返的机票,踏上了来青海的旅途。

强迫购物

李建一下飞机便在机场出口遇到了前来接机的旅行社工作人员,对方拿着一块红底白字的招牌,上面写着“青海圣天旅行社”(化名)。

“实在不好意思,我今天太忙了没能亲自到机场接您,就先让我的同事接您了。您到酒店后,我给您买了一箱青海本地的酸奶,您尝尝。”李建刚上车,小美就打来电话表示歉意。

到达酒店办理好入住手续后,李建在酒店大厅遇到了参加此次旅游的其他游客,他们大多是退休职工,也都是在微信群看到旅游团广告后报名参加的。

次日,二十几人的旅游团正式出发了。前两天大家有说有笑,玩得很开心,从第3天开始,大家就觉得不对劲了,因为他们去的景点越来越少,反而是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消费的人数寥寥无几,导游小美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她一改之前的温柔体贴,威胁道:“你们也都是有儿有女的人,我挣钱也不容易。下一站我们去高原特产店看看,大家可别给我掉链子了。如果还没人买,那今晚我们就住最差的酒店。”

在高原特产店,李建被导购天花乱坠的解说说动了心,于是便买了一些特产,想带回去尝一尝。但等他给女儿打过电话之后,觉得女儿的劝说有道理,担心这些特产不靠谱,跟商家协商退货退款遭拒,双方发生了争执。

将受处罚

6月21日,西宁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在对辖区各文旅场所进行检查时,恰好遇到李建正在和商家争辩,执法人员上前询问,李建和其他参团游客说明了情况,通过执法人员协调,5名游客的27780元购物款被悉数返还。“太感谢你们了,我们岁数大了,拗不过这些人,还好你们及时出现了。”李建握住执法人员的手连连感谢道。

6月26日、7月1日,导游小美和青海圣天旅行社负责人陆续被依法通知到西宁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接受询问,二人交代了组织和参与不合理低价游及变相强迫购物等违法事实,等待他们的将是严厉处罚。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中。

温馨提示

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提示,不合理低价游是指背离价值规律,低于经营成本,以不实价格招揽游客,以不实宣传诱导消费,甚至强迫消费,以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的行为。此类行为不仅侵害游客权益,更扰乱市场秩序。旅游团价格并非越低越好,广大游客应综合考量产品品质、服务质量与价格,理性估算成本构成,避免盲目追求低价,陷入低价旅游团的陷阱。

编辑:施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