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单让人取号、取药、遛狗,还能叫来“私厨”做饭……
新型消费解锁榕城生活新图景
身处市区,也能畅享“南极之旅”,玩出新花样;网上下单,不仅可以点外卖,还能让跑腿小哥帮忙取号、取药、遛狗,甚至代抓布娃娃;坐在家中,就能叫来“私厨”,获得别样的美食体验……时下的榕城,消费场景日益丰富,年轻人向“新”而动,感受多样化精彩生活。
这些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形成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正是新型消费的生动场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福州的新型消费状况如何?背后映射出年轻人怎样的消费观念?榕企如何抓住各种需求创新发展?对此,记者近期走访了一番。
市民戴上特殊眼镜感受南极风光。记者 石美祥 摄
新产品:
借助科技 在市区“游”南极
在福州,大家不出市区也能“切身感受”南极风光了!今年清明假期,由熵链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在福州科技馆新馆打造的“身临极境-南极起航”LBE沉浸式大空间特展再次迎来客流小高峰,接待客流量超5000人次,销售额突破15万元。
熵链科技工作人员宋晓晓介绍,在特展中,游客可以化身探险者“乘坐”雪龙2号,由数字人导游引领,开启南极科考之旅。每站都有独特的任务和挑战,玩家收集“南极能量碎片”,可以学习相关知识,最终在秦岭站合成“雪龙徽章”,成为科考守护者。
与传统的文旅参观不同,特展依托VR技术构建360度全维度沉浸式数字空间,让参观者突破物理边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游客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成了旅游场景中的参与者,增强了游客的代入感和互动性。”宋晓晓说。
作为福州文旅的“顶流”,三坊七巷同样蕴含“数智”新玩法。去年,三坊七巷官方旅游平台小程序创新上线全国首个人文景区智能体“三坊七巷AI文旅地图”,完成数字大模型技术与传统文旅资源的创新融合,全面覆盖三坊七巷的旅游热点、特色展馆、精彩演出、地道美食、旅游购物及住宿选择等多元化文旅资源,让游客使用一部手机就能玩转古厝,实现“走到哪听到哪”。
新业态:
即时零售 采购随时随地
用点外卖的方式解决“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这两个问题,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日常。随着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通过外卖获得的商品不再局限于一日三餐,而是囊括生鲜蔬菜、日化美妆、电子产品、日常药品等方方面面。丰富的外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加多样便捷的购物体验。
“我以前喜欢用淘宝买日用品、小家电,但现在都是用朴朴、永辉、山姆、饿了么等买,因为可以享受‘马上就到’的即时服务。”家住仓山区的市民谢女士告诉记者,更让她觉得购物体验升级的是,去年国庆假期她回到长乐湖南镇老家,竟然用饿了么买到了拐杖。“那时我不小心摔倒了,试着在饿了么上面看了一下,没想到真的有拐杖。下单后,很快就到货了。”
所谓即时零售,就是依托即时配送体系,顾客线上下单,通常半个小时内送达货品的业态。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京东到家、盒马、叮咚买菜、美团闪购都属于即时零售业态。福州本土企业朴朴超市,定位为“30分钟即时配送的移动互联网购物平台”。
《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在商超、门店、品牌商、电商平台、即时配送方等共同发力下,我国即时零售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超过1万亿元,2030年超过2万亿元。
面对万亿级市场,福州本土企业永辉超市在春节后试点24小时配送服务,在时间维度上进一步覆盖市民的即时消费需求。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并广泛收集用户反馈后,了解到不少居民在深夜时段存在采购生活用品及应急物资的迫切需求,为此决定开放部分仓库,实行24小时不间断经营服务。
新场景:
找人代办 省时省力省钱
在生活服务赛道,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跑腿、“上门代厨”等“懒人福音”悄然而来。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单子,是今年3月有个顾客让我去万象城商圈抓布娃娃。一开始我搞不懂这是为了什么,后来才知道那是明星演唱会‘快闪’活动的周边活动。到达现场后,我排了4个小时队才抓到布娃娃。顾客很大方,给了我不少佣金。”福州跑腿小哥大林在社交平台上自营跑腿业务,他说帮取号、帮取药、帮忙遛狗是热门需求,这些需求看起来五花八门,其实有着共同的特征——顾客省时省力,甚至更省钱。
住在仓山区的“00后”林轩之前不小心把快递寄到了原先居住的鼓楼区,为避免来回奔波,她选择在美团平台下单,让跑腿小哥帮自己取快递。“只花了10元钱,如果自己去取,来回打车费都不止这些钱。”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跑腿服务,可以按供应渠道的不同分为两类:美团等平台提供的“帮取送”等跑腿服务,自由从业者提供的定制化跑腿服务。
这样的供需也体现在一日三餐上。记者在小红书、闲鱼等平台上发现,不少个体户发布了提供不同菜系的“上门代厨”服务广告。“代厨”收费标准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如果需要代买菜、洗碗等,则需要另外收费。
2022年,待业在家的黄师傅偶然刷到“上门代厨”信息,平时爱好做菜的他当即比照着发布了一条信息。“没过多久,就有人私信咨询我。”黄师傅说,现在他已经找到工作,不过仍然会在空闲时间接单“代厨”,旺季时兼职月收入有2000多元。(记者 冯雪珠 林榕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