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保障夏灌期间渠道输水安全高效,切实提升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效能,民乐县洪水河管理处立足实际,聚焦科学配水、河道清淤、面积核查、精准计量四大关键环节,系统推进供水保障措施,为农业生产筑牢用水安全防线。
科学谋划配水方案,护航粮食安全。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综合考量灌区粮经作物种植结构、渠道输水能力、农作物需水规律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布局等要素,创新制定"粮食面积+水权面积"差异化配水机制。2025年夏灌首轮,小麦等粮食作物实行100%实种面积足额配水,非粮作物按水权面积20%比例供水,通过精准水资源调配,确保粮食作物关键生长期用水需求,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全域推进清淤疏浚,畅通输水动脉。管理站严格落实水利工程属地管理责任,深化网格化管护机制,实施分区分片、划段包干责任制。在夏灌启动前,组织专业队伍对干支渠道开展拉网式排查清理,采用"机械清淤+人工整治"协同作业模式,重点对山城河水库至鹿沟渠首段引水河道进行深度清淤除障,全面清除影响行水安全的淤积物,确保输水渠道畅通无阻,夯实灌溉供水安全基础。
精准核查种植面积,夯实管理根基。秉持"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地"工作原则,管理站联合镇村工作人员组成专项核查组,对照县农业农村局核准的粮食作物种植台账,深入田间地头逐地块核实。通过建立动态化种植档案,精准掌握作物种植结构与面积数据,既为科学制定配水计划提供可靠依据,也为后续农业分类水价改革、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落地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精细校准量水设施,提升管理效能。作为水资源科学调度的关键设施,量水槽水尺的精准度直接关系用水计量公平性。管理站组织技术骨干对干支渠量水设施开展专项维护,通过精细描画刻度、专业校核校准,确保水量计量误差归零。同时在渠道关键节点增设水位监测水尺,构建全时段流量监测网络,实现灌溉用水计量精准化、水资源分配透明化、供水调度科学化,全面提升灌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
记者:张洁 展英国(通讯员)
编辑:蔡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