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包头市医疗保障局在劳动大厦举行医保数据定向发布活动,系统发布《包头市医保数据情况》,以数据清晰呈现包头医保基金“收支脉络”。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市医保基金运行总体安全平稳,实现总收入12.63亿元、总支出12.12亿元,有效保障了全市参保人的就医需求,多项改革成效显著,数据赋能作用日益凸显,为守护群众健康权益、推动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医疗保障局精准把握自治区DIP三年攻坚窗口期,通过前瞻布局、制度创新和数智赋能,成功构建了“标准体系-智能平台-监测评估”三维推进机制。这一机制有效破解了改革难点,显著提升了基金监管效能,最终实现了医保基金提质增效与群众就医获得感的“双提升”。2024年度DIP清算工作严格遵循“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原则。清算结果显示,包括市第一附属医院、市中心医院在内的多家医疗机构,通过强化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成本,获得了合理的医保结余留用,这充分彰显了DIP改革在促进医疗机构内涵式发展上的积极作用。基于此,下半年市医疗保障局将依据清算成果,进一步优化DIP政策,使其更科学精准,以更好地引导资源配置、规范诊疗行为、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守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是医保部门的首要职责。上半年,我市医保基金“基本盘”稳固,运行安全可持续。在基金收入方面,通过强化政策宣传、提升参保意识,并协同税务、财政等部门优化征缴流程,实现了医保基金收入的稳步增长,做到应收尽收。基金支出方面,DIP付费改革推动医保基金支付模式由“被动支付”向“主动购买”转变,有效引导各级医疗机构注重合理诊疗,加之对定点医药机构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基金长期安全可持续运行。
维护基金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上半年,市医疗保障局持续保持基金监管高压态势,综合运用智能监控、现场检查、专项整治、社会监督等手段,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依托升级的智能监控规则,实现对诊疗和结算行为的全流程、常态化筛查,针对“三假”及高值耗材、重点药品、基因检测等领域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日前,我市向一名提供重大欺诈骗保线索并查证属实的举报人,发放了首笔举报奖励金。下一步,监管重心将向治本深化,监管方式持续升级,确保监管穿透力和威慑力只增不减。
数据已成为驱动医保精细化管理与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对此,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定期数据通报、发布会及实地反馈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公布医保数据,健全数据应用机制,加强基金运行预警,旨在以数据赋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