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再飞一会”。这句话用来形容杭州银行人事风波再贴切不过了。
就在4月2日,界面新闻、财中社等报道称,杭州银行副董事长、行长虞利明疑似失联。在多方询问下,杭州银行表示,目前没有接到任何这方面的信息,无法确认,以公告为准。
而就在当日晚间,杭州银行则向外界披露了三则公告,其中一项公告为虞利明辞任副董事长和行长职位,这侧面部分印证了市场的猜测。不过,在公告中并未按照惯例对虞利明任职期间表示感谢,也并未说明其目前具体情况,只提及“个人原因”和“书面辞职”。此外,另外两项公告内容为:当日即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同意由公司董事长宋剑斌代为履行行长职责,以及打破过往常规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情况。
图片为杭州银行相关公告
杭州银行此番操作能一定程度上稳定市场的信心,也算是部分“尘埃落定”。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3月17日,虞利明还以杭州银行行长的身份出席了杭州举行的中国国际商会杭州商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扩大)会议暨国际经贸资源交流大会。现如今,虞利明在哪呢?
临退休之际突发辞任,或与前东家有关
机构之家梳理发现,今年59岁的虞利明已处临退之际。本应准备安稳退休,却遭“失联”,让人遐想,且距虞利明空降至杭州银行担任行长也仅不到三年时间。
虞利明为杭州本地人,拥有中共党校研究生学历,且在金融行业履历丰富,跨越大行、投资公司、信托等等。他于1986年参加工作,在交通银行体系内担任过杭州分行浣纱支行行长、市场营销部总经理、杭州分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兼营业部总经理,并最终升任至杭州分行副行长。此后,虞利明在杭州市属投资公司担任要职,包括杭州市投资控股公司副董事长、董事长、总经理,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在2022年12月虞利明空降至杭州银行担任副董事长及行长之前,其还担任杭州工商信托董事长多年。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虞利明履新杭州银行之年,其老东家经营情况急速转差,这其中房地产景气度下行是大背景。2022年,杭州工商信托不良率飙升至35.1%,较上年已经翻倍,并在当年迎来首度亏损,且在之后两年中情况仍未好转。具体来看,该信托母公司口径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2.1亿元和-6.3亿元,同时营业收入分别是为-2.3亿元、-0.7亿元和2.6亿元。考虑到近几年不少信托老总因踩雷房地产而被查,从当时来看虞利明则是“顺利过渡”到了杭州银行。
图片系杭州工商信托近几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表现(亿元)
目前杭州银行的安排是由董事长宋剑斌暂时履行行长职责。和空降至杭州银行的虞利明不同,宋剑斌是一位杭州银行老将,其在2002年即加入杭州银行,曾任过副行长、首席风险官、首席信息官和副董事长,目前任该行董事长以及临危受命的代理行长。
业绩增长强劲,但分红和资本不足
或出于安抚市场情绪的考虑,杭州银行选择披露一季度经营情况来“对冲”人事变动带来的影响。从发布的一季度经营情况来看,杭州银行盈利水平依旧较为强劲。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3%。客观而言,目前能做到如此增长速度的银行不多。此外,该行营收同比增长2.2%,贷款同比增长14.3%,不良率为0.76%,拨备覆盖率为530%。
图片系杭州银行披露一季度经营情况公告
然而,杭州银行增长速度也在放缓。以其最引以为傲的指标之——净利润增速来看,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6.1%、23.2%,18.1%,今年一季度更是下降至17.3%。此外,营业收入增速、拨备覆盖率等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此市场的解读可能并非杭州银行设想的那么乐观。
与此同时,杭州银行还有两大难题待解,即缺乏竞争力的分红率以及资本压力。
杭州银行长期因分红率过低被市场吐槽,从过往几年来看,杭州银行分红率基本在20%左右,和优秀同业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例如江苏银行常年保持在30%左右,而招商银行更是在近两年接近35%。
或许是有考虑到分红因素,近两年大股东纷纷减持。例如澳洲联邦银行从2005年起便成为杭州银行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一度接近20%,但近年来逐步减持。今年1月,澳洲联邦银行决定清仓其所剩下的5.45%杭州银行股权。此外,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人寿多次减持杭州银行股份,已累计减持约30亿元。
此外,和杭州银行高拨备覆盖率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其较为短缺的资本水平。截止去年三季度末,杭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8.76%,在城商行同业中处于倒数第三的位置,仅高于成都银行和兰州银行。
图片系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城商行核心一级资本水平情况(%)
本文源自机构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