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17只商品型基金年内业绩超20%;谢治宇、鲍无可有新动态丨天赐良基

2025-04-15 08:47:00

每经记者:肖芮冬 每经编辑:叶峰

|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

NO.1 天治基金许家涵离任总经理

4月12日,天治基金发布公告称,许家涵因个人原因于4月11日离任总经理,董事长柴晓秀代任总经理一职。

2023年,天治基金总经理一岗一度空缺近半年。彼时,天治基金拟用海选方式市场化选聘总经理,不过这一岗位最终仍由内部晋升落定。2023年12月18日,天治基金宣布副总经理许家涵转任公司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官网信息显示,天治基金成立于2003年5月。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天治基金在管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而截至2024年年末,其管理规模缩水至91.87亿元。其中,非货基管理规模为82.17亿元。

NO.2 公募紧急提示黄金ETF溢价风险

截至目前,全市场有14只黄金ETF年初至今的业绩超过22%,多只ETF年内份额增加超过100%。据统计,14只黄金ETF总估算规模达到1216.03亿元,较年初整体呈现显著增长,其中百亿规模的黄金ETF有4只。

近日,多只产品因投资者追高入场导致高溢价,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紧急提示交易风险。

有有业内人士提醒道,高溢价现象主要由短期投机资金炒作所致,若市场情绪逆转,套利资金抛售或引发价格剧烈回调。

NO.3 首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集中发行

4月14日,首批9只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集中发行。

根据公告,南方、华泰柏瑞、华安、大成等基金公司旗下产品计划募集一周;华富基金旗下产品定于4月24日结束募集;博时、平安、工银瑞信、方正富邦等基金公司旗下产品计划募集两周时间。

具体来看,9只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的募集规模不尽相同。其中,博时、华泰柏瑞、方正富邦等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未设置募集上限;南方、大成、工银瑞信等基金公司旗下产品设置了80亿元的募集上限;此外,华富基金旗下产品募集上限50亿元,华安基金、平安基金旗下产品募集上限为20亿元。

NO.4 17只商品型基金年内业绩超20%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基本面波动明显,商品型基金也出现业绩分化态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全市场62只商品型基金中,有56只年内收益率为正,占比超过九成,其中黄金主题产品排名居前,多达17只收益率超20%。此外,多只豆粕和白银等主题基金业绩也实现了正收益。

与此同时,有色金属主题产品年内表现则相对不佳,多只产品年内净值有所回撤,最大回撤接近15%。

NO.5 基金公司发力小红书营销

2021年起,多家公募基金已陆续在小红书上开设账号并持续运营。截至目前,包括华夏基金、广发基金、东方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等逾40家基金公司已入驻小红书平台。

从运营内容来看,这些基金公司的官方账号主要围绕公司品牌宣传、投资者教育两大方向进行,形式涵盖视频、图文,内容则包含金融理财知识、基金产品科普、投资思维培训等,也有部分账号的内容涵盖市场动态、产业发展、社会热点等领域。

NO.6 谢治宇加仓晶晨股份

根据晶晨股份4月12日公告,截至4月10日,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持股数量合计1954.23万股,对比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的持股数量1903.41万股,已加仓50.82万股。

此外,谢治宇、薛怡然共同管理的兴全合宜也进入晶晨股份最新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股数量951.79万股,对比截至2024年末持有931.61万股数据,已加仓20.18万股。

公开资料显示,晶晨股份是全球布局、国内领先的无晶圆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为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音视频系统终端、无线连接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多个产品领域提供多媒体SoC芯片和系统级解决方案,业务覆盖全球主要经济区域。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有多家公募机构持股晶晨股份,包括兴证全球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等。

NO.7 鲍无可管理的4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

4月12日,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称,鲍无可管理的景顺长城价值稳进三年定开基金、景顺长城国企价值混合基金、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基金、景顺长城价值发现混合基金等4只产品均增聘基金经理。

根据公告,上述基金依次增聘刘苏、邹立虎、张仲维、王勇为基金经理,与鲍无可共同管理基金。这些增聘基金经理的证券从业年限均在15~20年不等。

Wind数据显示,鲍无可目前在管理基金8只,规模达到177.83亿元。

NO.8 4月14日ETF行情复盘

4月14日,市场全天震荡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涨0.76%,深成指涨0.51%,创业板指涨0.34%。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8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12亿元。板块方面,家用轻工、贵金属、汽车整车等板块涨幅居前。

具体来看,港股反弹明显,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全线走强,最高涨6.46%。

有券商表示,医药股前期跌幅大,估值便宜,市场步入牛市,医药股有望获得市场资金的青睐。从半年到一年维度看,2025年医药板块最大投资机会将围绕两条主线:创新药和仿创药的板块高景气度投资机会,以及器械、中药、药店、消费医疗服务等领域的个股见底反弹投资机会。

下跌方面,科创芯片50ETF领跌1.13%;此外,多只消费ETF、食品饮料ETF也进去跌幅榜前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