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语录 >

七首绝美古诗词:烟火可亲,生活可喜

2024-11-16 08:21:34


在岁月的长河中,古诗词宛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古人生活的智慧与情感。这七首古诗词,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出烟火可亲、生活可喜的美好景象。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勾勒出一幅宁静而质朴的乡村小景。白发翁媪相濡以沫,醉里吴音透着生活的满足与惬意。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孩子们各司其职,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平凡生活中的天伦之乐。

江天晚霞,舟横野渡,网晒汀沙。

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

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

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

——赵显宏《满庭芳·渔》

赵显宏的《满庭芳·渔》里,“江天晚霞,舟横野渡,网晒汀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渔歌唱晚的画面。一家人无牵挂,新糯酒香,橙藕芽鲜,锦鳞鱼肥,紫蟹红虾美,杯盘交错,和月宿芦花,尽显生活的自在与逍遥。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张舜民的《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那环绕着农田和篱笆的流水,与榆钱飘落、槿花稀疏的景象相互映衬,在夕阳下,牛背无人卧,寒鸦两两归,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和谐的乡村暮色。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顾况《过山农家》

顾况的《过山农家》中,“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泉水潺潺,鸡鸣人语,生活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更是将农家的日常琐事写得饶有情趣,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王建《寒食》

王建的《寒食》,“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展现了寒食节时农家的宁静与迟缓。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细致地描绘了人们的装扮与生活细节,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古老节日里的温馨场景。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在清冷的月色中,鸡鸣声打破寂静,旅人踏着板桥的霜痕前行。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这一路的景色虽带着几分孤寂,却也蕴含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王维《春中田园作》

王维的《春中田园作》,“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春鸠欢鸣,杏花如雪,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燕子归来,人们翻开新历,展现出生活的新希望。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王建《雨过山村》

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在细雨中,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竹溪潺潺,板桥斜横。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忙碌与闲适并存,生活的节奏在这简单的场景中显得如此美妙。

这七首古诗词,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人生活中的烟火气息,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生活或许平凡,但在这平凡之中,有着无尽的温暖与喜悦。让我们从这些诗词中汲取力量,去发现身边的美好,珍惜每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瞬间,让生活充满欣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