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哲学的神奇魅力:
俄国文豪托尔斯泰(1828—1910)在1869年完成了《战争与和平》以后,就一头扎进了叔本华的哲学世界之中,并马上为之深深陶醉。甚至曾赞叹到:“叔本华是人类历史中最伟大的天才人物。”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先刚在谈到叔本华时说道:“在我看来叔本华基本上将人生需要的真理都讲完了。如果要给一个人推荐黑格尔或叔本华,我会选择后者,因为他会有更多实践意义。”
1、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够拥有优势全在于我们对对方没有要求,不用依靠他们,并且让他们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2、在与别人谈话时,我们不要试图矫正别人,尽管我们所说的话出于善意;因为冒犯和得罪别人是很容易的,但要对此作出弥补,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也是相当困难的。
3、礼貌的言行就像假币,在使用假币时也吝啬、小气就是不智的表现,而慷慨施予则是聪明的做法。
4、“唯一能够取悦别人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裹以最傻呆的动物的外皮。”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其实就是间接地指责别人愚蠢和无能。
5、藏拙遮丑是可以的,但冒充优越却没有理由。
6、记忆所产生的效果犹如针孔照相机里面的聚光镜——它把景物收进去,然后制造出一张比原物漂亮得多的图片。要想得到这种好处,让别人美化自己,方式之一就是尽量不要与人见面,因为虽然记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它的美化工夫,但美化的工作却马上就可以开始。
7、我们不能让一个人完全放任自流地自我发展。每一个人都需要借助概念和格言以获得指引。
8、我们必须把自己的个人私事视为秘密。凡是我们的相熟朋友无法亲眼看到的事情,我们都不要让他们知道。这是因为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他们对我们那些最无可挑剔的事情的了解都会为我们带来不利。
9、我们信任和透露秘密给别人,大部分是因为我们的懒惰、自私和虚荣。懒惰,是由于我们自己不去作考察、发现的工夫和保持警觉,而宁愿信任别人。自私,是因为谈论自己的需要引导我们把一些秘密泄露给别人;虚荣,是因为我们谈论的事情是我们引以为豪的。虽然如此,我们却仍然希望别人尊重我们给予他们的信任。
10、那些难以放松自己心情的人,必须以命运论的观点安慰自己,因为命运论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必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11、谁要想让别人相信他的看法,那他就要冷静、不带激情地把他的看法表达出来。因为所有激烈的情绪都来自意欲。
12、一个人会忘记一切,绝对所有的一切,但却不会忘记他的自我,他的本性。性格是绝对无法改正的,因为人的所有行事都出自一条内在的原则;根据这一条内在的原则,在相类似的处境之下,一个人只能永远做出同样的事情,而不可能是别的。
13、在这世上,除了极稀少的例外,我们其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
14、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的认知牢牢禁锢其中。
15、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的。
16、一个人越不需要和别人打交道,那么他的处境就越好。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从一切事物当中体会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妙的人。
17、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我们不应该向他询问那些令他高兴的赏心乐事,而应该了解那些让他烦恼操心的事情;因为烦扰他的事情越少、越微不足道,那么,他也就生活得越幸福,因为如果微不足道的烦恼都让我们感受得到,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处于安逸、舒适的状态了——在很不幸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感觉到这些小事情的。
18、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19、想要伤害别人很容易,但想去改变别人,即便没有阻挠,那也是很困难的。
20、记住,越是不顺的时候,越要沉住气、认清形势、放弃幻想、少点以为、多点作为,做足够多的努力,才能让自己有足够多的选择。
21、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就是一团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中摆动,结局是死亡,人
生最终是一场空。
22、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
23、虚荣和骄傲之间的差别在于:骄傲就是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但虚荣则尽力让别人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
24、“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这一句话所包含的真理在于: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
25、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26、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
27、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看到自身之外的东西——我的意思是:每一个人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与这个人的自身相等,因为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思想智力去明白和理解他人。
28、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够拥有优势全在于我们对对方没有要求,不用依靠他们,并且让他们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29、任何你的敌人不可以知道的东西,都不要告诉你的朋友。”“如果对我的秘密保持沉默,那么,这个秘密就是我看管的囚徒;如果失口说出了这个秘密,那我就变成了它的囚徒。”“沉默之树结出安宁之果。”
30、我们要不惜花费时间、人力、金钱和忍受烦琐、不便以及减少自己的需求,目的就是为了杜绝发生不幸的可能性。我们作出的牺牲越大,那发生不幸的可能就越小、越遥远。
31、我们不应为某件事情过分高兴或者过分悲伤,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事物都在改变,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何为有利、何为不利的判断是虚幻的。
32、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在说谎话的时候,我们应该假装相信他所说的话;因为这样他就会变得放肆大胆,就会更加有恃无恐地说出谎言而最后拆穿自己。但如果我们发现他的话部分地泄露了他其实想掩藏起来的真相,那我们就应该装出一副不相信的样子。由于受到这样的抵抗刺激,他就会调动其余的真相以应战了。
33、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对幸福苦苦追求,而又无法满足,那么,人的后半生的特征则变成了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忧虑。因为到了人生的后半部分,我们多多少少都清楚地了解到: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幻的,而苦难才是真实的。因此,现在我们努力争取的只是一种无痛苦和不受烦扰的状态,而不是快感逸乐,这至少对于具有理性的人来说是这样。
34、我们应该给我们的愿望规定一个限度,节制我们的欲望,控制我们的愤怒,时刻牢记着这一事实:在这世上有着许多令人羡慕的东西,但我们只能得到其中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相比之下,许许多多的祸患却必然地降临在我们的头上。换句话说:“放弃和忍受”就是我们的准则。
35、每个人都应该以他人为镜,从这面镜子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恶行及其他的不好之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却像一只对着镜子咆哮的狗——它以为镜子里面的是另外一只狗,殊不知它看到的正是它自己。
36、一个呆板的人只能理解呆板事物,一个庸俗的人只会欣赏平庸和俗套,头脑混乱者喜欢模糊不清的东西,没有思想的人则和胡言昏话气味相投
37、一个具有深远和高贵思想的人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琐事和低级烦恼所占据,以致无法进行深远、高贵的思考,因为这样做确实是“为了生活而毁坏了生活的目的”。
38、我们越能成功地避免由话语和表情上表示愤怒,就越能成功地通过行动把它表现出来。冷血的动物才是唯一有毒的动物。
39、对不少人我们可以态度礼貌、声调友好地说出真正无礼的话语而又避免遭受直接的危险。
40、大部分人都脱离不了主体的“我”,根本上他们除了对他们自己以外,不会对别的事情感到兴趣。由此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别人所说的话马上就让他们联想到自己,别人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只要稍微涉及他们个人自身,就能吸引他们的全部注意和占据他们的全副精神;他们也就再没有剩余精力去理解谈话的客体方面的内容。
41、丰富的阅历使我们不再对他人抱有太高的期待,因为总的说来,他人并不都是些经我们加深了解以后就会取得我们的好感和赞许的人。相反,我们知道,除了一些很稀有和幸运的例子以外,我们碰到的除了是人性缺陷的标本以外,不会是别的东西。
42、真正老于世故的人,做事从来不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这样的人也不会匆忙急躁地行动。
43、人的群居生活可被视为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精神取暖,这类似于人们在寒冷的天气拥挤在一起以身体取暖。不过,自身具有非凡的思想热力的人是不需要与别人拥挤在一块的。
44、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的价值成反比。
45、就算是一件有危险的事情,只要它的结局仍然悬而未决,只要还存在得到一个更好结局的可能,那我们就不要胆怯、犹豫,而应该努力抗争,正如我们只要还看到一小片蓝色的天空,我们就不应对天气感到绝望一样。
46、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可以忍受的现在、包括最平凡无奇的、我们无动于衷地听任其逝去,甚至迫不及待地要打发掉的日子。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此刻时光匆匆消逝化作神奇的往昔,从此以后,它就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照射出不朽之光芒。在将来,尤其到了糟糕恶劣的日子,我们的记忆就会拉起帷幕:此刻时光就会成为我们内心眷恋和思念的对象。
47、试图强迫正常、适中的时间加快步伐是要付出至为昂贵代价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小心不要向时间欠下高息债务。
48、但一旦我们作出了决定,并且已经付诸行动,那么,下一步就是静待结果,让事情自然发展。我们就不要老是自寻烦恼地不断回头考虑已经付诸实行的事情和担忧可能遭遇到的危险。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把整件事情抛诸脑后,不用再去想它,因为我们可以确信在恰当的时候已经把一切该考虑的都考虑清楚了,我们理应得到平静了。
49、一个本质高贵的人在年轻的时候以为:人与人之间重要的和主要的交往,以及由此产生的人际关系是理念性的,换句话说,这些关系基于人们相同的气质、思维、情趣,等等。及至年长以后,他才意识到这些关系和交往是现实性的,亦即以某种物质利益为基础。
50、我们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的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只要这不至于产生无聊,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少地感觉到生活,并因此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而重负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
51、我们生活中的事件就犹如万花筒里面的画面,每次转动万花筒都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画面,但其实,我们的眼前就只是那同一个万花筒而已。
52、如果我们无法纯粹通过思想消除某一印象影响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相反的印象以中和它的作用。例如,受到别人的侮辱时,我们可以想到那些敬重我们的人;对付印象中的某一威胁性的危险,脑子就凝神审视能化解这一危险的办法。
53、我们行动和努力的指南不可以是想象中的图像,而应该是考虑清楚的概念
54、人生智慧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这两者之间达致恰到好处的平衡,这样,现在与将来才不至于互相干扰。
55、对待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我们都应抱持一种尽量客观、求实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比较容易接受它们。如果把细小的物件放置得太靠近眼睛,我们的视野就会受到限制,就无法看到其他别的东西,同理,在我们的直接范围以内的人和事,尽管都是鸡毛蒜皮般的无关重要,但却经常过分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和占据了我们的思想,甚至造成了我们的不快。这样,我们就无暇顾及重要的思想和事情。我们应该制约这种倾向。
56、对于许多人来说,观看完全代替了思考。他们试图制造噪音来感觉自己的存在
57、客观上,名誉是他人对我们的价值的看法;主观上,则是我们对于他人看法的顾忌。
58、如果不跟别人作比较,那我们就会为我们所得到的感到快乐;如果由于别人比我们更加幸运而内心不安,那我们将永远不会快乐。
59、人只是在年轻时期才充满意识地生活;到了老年,人只带着一半的意识继续活着。岁数越大,生活的意识就越发减弱;事情过去以后并不会留下什么印象,这就好比我们把一件艺术品看上千遍以后,它就再不会给人造成印象了。
60、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
61、能够从事某样活动,如果可能的话,制作某样东西,或者至少学习某一样东西,对于我们的幸福是绝对必要的。一个人的能力需要得到发挥,并且,他渴望看到发挥能力以后的结果。
62、我们喜爱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只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63、命运洗牌和派牌,而我们则负责出牌。
64、从年轻的角度看视生活,生活就是漫长无尽的将来;但从老年的角度观察,生活则是一段极其短暂的过去。
65、一个真正有自尊的人面对侮辱、诋毁会淡然处之;如果做不到漠然对待侮辱和诋毁,那么,机智和修养将帮助他顾全面子和掩藏起怒气。
66、一个人越年轻,他就越需要在各个方面学习。这样,大自然就为年轻人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人们在与自己相仿的人交往时,也就是互相学习了。
67、人生的智慧不要随时听任别人的随心所欲,为其野蛮、愚蠢或者恶毒付出代价,赔上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68、一个人越可鄙、越可笑,他就越喜欢摇舌中伤。
69、我已经指出过,一个人的性格看上去会跟他的某一个人生的阶段特别和谐一致。这样,到了那一特定的人生阶段,这个人就显示出他最好的面貌。
70、在这世上有三类贵族:①基于出身和地位的贵族;②基于金钱财富的贵族;③精神思想方面的贵族。
71、女性从男性那里要求和期待一切她需要的和渴望的东西。男性则从女性那里主要地、直接地只要求得到一样东西。
72、真正的教育家就是把你的存在的真正和本来的含义与基本的材料揭示出来——这些东西无法通过教育而改变,要了解这些东西是很困难的,因为这些内在和基本的东西被牢牢禁锢着。教育家就是为你解除这些禁锢,除此之外,再也没法为你做出更多的事情。这就是教育的秘密所在
73、这个世界沉浸在罪恶之中:野蛮人互相吞吃对方,文明人则互相欺骗对方,这就是所谓的世道方式。
74、想一个自己从未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危险的,我们读书是别人替我们思考,我们不过是在重复作者的精神过程而已。所以一个人如果整日读书,他将逐渐失去思考能力。
75、科学停止的地方,就是哲学开始的地方。
76、时间没有起点,但所有起点都在时间之中。
77、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会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的唯一形式,也是永远不能从生命中拿走的可靠财富。“现在”永远和它的内容同时存在,两者永远固定、决不动摇。
78、一切表象、一切客体都是对存在的显现,只是现象,只有意志才是物自体。
79、意志必须依靠自己存在,在意志之外一无所有,意志又是一种渴望。因此,必定产生热烈的追求、焦急和痛苦。
80、天才是一种完全不顾及自己利益、愿望和目的的能力,也是暂时完全抛弃自己人格以便成为纯粹的认知主体的能力和清楚地观察世界的能力。
81、而在人类身上,我们发现,人的认识越清楚,人的智力越高,他的痛苦就越多;赋有天才的人,在人类中感受的痛苦最大。
82、人真正的存在只是现在、当下,而无限地奔向过去则是不断地跃向死亡,是悄无声息的慢性死亡,这是生存的真相。
83、意志永远在挣扎,挣扎是它唯一的本质,任何已经达到的目的都无法中止这种本质。所以意志无法获得最后的满足,只能被障碍所阻,但是意志仍旧会永远向前。
84、我们都知道,每个人最初都是纯洁的,而这只是表示人都不知道自己本性的邪恶;本性的邪恶只有通过动机才表现出来,而动机也只在时间中才于知识中出现。最后,我们所认识的自己和当初想象的完全不同,因此时常对自己产生一种愤恨之感。
85、仅有意愿和能力是不够的,一个人还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有这个时候才会突显性格,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完成某项目标。
86、每个人本身就是这整个世界,就是小宇宙;这两方面在人身上都是完整存在的。真正属于他自己生命的东西也概括了整个世界的生命——大宇宙。因此像人类一样,世界完全是意志,也完全是表象,此外不可能是任何其他东西。
87、人类世界是满布随机事件和错误的王国,无情地支配一切大大小小的事物,而愚昧和邪恶也挥舞着它的鞭子。
88、动机不决定人的性格,只决定性格的种种现象人的活动;只决定他生活的外在方式,远不是动机的内在意义和内容。
89、刺激是伴随知识而来的因果关系的动机和最狭义的原因之间的过渡。
90、倘若人类的生活没了匮乏、困难、失望和挫败,人类的傲慢就会膨胀,虽不至爆炸,但也会表现出肆无忌惮的愚蠢甚至疯狂。人在任何时候,内心都需要一定的忧愁、顾虑、痛苦和麻烦,就像船只航行需要压舱物才能沿着直线平稳前行。
91、认知本身并无痛苦。痛苦只与意欲有关,感到痛苦是因为意欲受到了抑制、阻碍和挫败,但这种抑制、阻碍和挫败必须伴随着认知。
92、由于幸福与快乐具有否定本质,而痛苦具有肯定本质,因此衡量生命是否幸福,不是根据欢愉和享乐,而是根据悲伤与痛苦的缺失程度。
93、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种种,或盲目、或反复无常,都被系统地以最符合人的真正和最终利益的方式引领着。
94、这个世界是一个炼狱,人类身处其中,灵魂备受折磨,同时自己也是这个炼狱中的恶魔。
95、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匮乏、贫困、时常痛苦的状态,每个人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因此,人不可能总是笑容满面。
96、一个人经由期待和希望而提前享受到的满足,会在之后的实际乐趣中减损,因为事物本身并不能满足他的期待。
97、一个人的命运与另一个人的命运总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是自己戏中的英雄,却同时也在别人的戏中扮演角色。
98、对苦难与不幸最好的慰藉,就是去看一看比我们更为不幸的人,此事凡人皆可为。
99、所有内心存在过的事物,都会在脸上留下痕迹,如此反复,所有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成深刻的皱纹。
100、所有真正纯粹的爱都是同情心,而所有不含同情心的爱都是自私。这两者经常相伴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