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松鼠寿命有多长时间(寿命与基因变异速度之关系)

2025-03-18 04:10:14


文章主题明确告诉我们,基因变异速度的快慢,与人的寿命长短成反比,且目前还无法对其进行人为干预和控制。

文中提到,动物体内的细胞在经过一定次数的变异之后,可能就会失灵(应是老化所致?),那么人随着年龄增长,“少数行为不轨的细胞(有病的细胞)”开始控制人关键的内脏组织等,致使人体器官因而不能正常运转......


能跳善“飞”的小松鼠寿命也只有4-10岁左右

文章用了较大篇幅,介绍了多种哺乳动物,从出生到死亡的基因变异次数大致是雷同的,只不过那些短寿的动物都是提前“透支”了基因变异次数的额度,而长寿的都是“省吃俭用会过日子”的节约能手,将其基因变异额度“省吃俭用”的结果!


机灵的小老鼠,基因变异800次/年 寿命只有4年

寿命短的动物的共性基本都是习惯性地“贪一时之快”,提早用尽了自己基因变异次数限额的结果。

比如老鼠每年近800次基因变异,寿命‬只有‬4年‬‬,狗‬约‬近‬250次/年的‬基因‬变异‬,寿命‬约‬‬‬12年‬左右‬,人均‬基因‬变异为‬‬47次/年,寿命‬约‬80年左右‬(当然‬不‬排除‬如‬医疗‬、环境‬因素‬...)


看‬《动物世界‬》得知‬动物园的动物的寿命比在野生状态活得‬更长‬;‬人‬到了‬老年得的‬疾病,在不同哺乳类动物中都相似;无论‬是‬几个‬月‬就进入衰老的动物也好‬,还是70年后进入衰老期的动物也罢‬,情况都类似‬,和‬人‬的‬衰老‬表现‬也‬雷同‬。

小‬仓鼠‬衰老‬是‬从‬‬15个月开启,行动变缓、身体消瘦、贪‬睡‬、食少、不爱囤粮、牙齿‬断裂.....这些‬现象‬和‬人‬是‬一样‬的‬,所以‬拓展‬开‬来‬‬反观‬人‬,也‬是‬同样‬的‬,这些‬均系‬衰老‬的‬正常现象‬,而‬非‬病‬也‬!

正在‬兴趣之时‬,顺便‬查阅‬了‬些‬其他‬资料‬了解‬到‬,“所有物种一生中的基因变异约‬3200次”,看到‬这个‬数据‬,不能‬不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用‬常理‬无法‬解释‬的‬现象‬:有‬些‬‬年轻‬有‬为‬的‬人,原本‬‬‬应‬更好‬‬的地‬享受‬人生,给‬这个‬世界‬留下‬更多‬的‬美好‬,却‬过早‬离开‬这个‬需要‬他们‬的‬世界‬,令‬人‬无不‬为之‬惋惜‬。反之亦然‬的‬实例也‬是‬比比皆是‬,这‬本身‬就是‬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一个‬最‬生动‬的人生‬‬“模版‬”!

如何活得好,活得有意义,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一道再实际不过的试题了,搞明白了再做其他的,才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家人最好的敬畏~

那么如此说来,我们日常生活的起居、运动、饮食各种好习惯的顺应、培养、坚持不只是一种自律行为的体现,是否也是让生命赋予些许科学的意义了呐?

这个问题毕竟太专业了,作为业外之人真没有能力妄想,但我依然觉得平日多看些科普类的书,总归是对自己的认知层面如是又开了一扇窗,对视角的范围有宽的那么一点点儿~


长寿都是基因变异额度“省吃俭用”的结果

当然,寿命除了被追求长度,更要修炼其(精神层面的)宽度,有了“长x宽”的标准才算是真正赋予了【寿命】圆满的含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