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籼米和粳米哪个好吃些(粳米VS籼米??)

2025-03-14 20:00:07

“饭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清代诗人袁枚对于米饭的赞誉,可见好米之魅力不可小觑。

中国土地广袤,秦岭和淮河将中国划分为南方和北方,一座山和一条河的界限,让这两个地区的气候和地势千差万别,具体到大米的种植和味道上,南北方的大米也因此变得各有千秋。

那么,南方大米和北方大米,到底哪家更好吃?

南方籼米和北方粳米

地分南北,水稻亦分南北。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决定了水稻品种的不同。南方气温偏高,温差小,越往南走夏季越长,在北方一年一熟的水稻在南方却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

气候环境的差异,影响着南北方水稻的各自发展。我国大米品种主要分为籼米和粳米。籼米适宜种植在低纬度、低海拔的湿热地区,多产于我国南方,米粒晶莹纤长,一年二至三熟,生长期短。籼米口感偏硬、粘性不高、口感Q弹富有嚼劲,煮熟后颗粒分明,吸水性强,质地较为蓬松,有一煮就膨胀出一大锅的既视感。

粳米适于种植在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多产于我国北方,米粒丰满圆润,一年一熟,生长期长,成熟期比较晚,籽粒灌浆时间长而充分,所以积攒了更多的风味物质。粳米耐寒、粘性好、蛋白质含量较高,我们熟悉的东北大米就属于粳米,口感香甜软糯、富有弹性。

南方籼米和北方粳米,到底哪里的大米更好吃?

就口感来说,南方籼米直链淀粉含量高,口感上更加劲道,并且极具层次感,入口先是唇齿间微甜的米香,接着嚼起来硬挺Q弹。

北方粳米直链淀粉含量低,米香浓郁,口感绵软略粘,并且还带着丝丝回甘,凉饭也不回生,这也是大部分小孩和老人更钟爱粳米的原因。

虽然籼米不如粳米香软,但南方人因地制宜,创造出许多丰富的“用米做主角”的美味。著名的扬州炒饭用的就是籼米,米饭的粘性不高,方便蛋液把它们包裹起来,做出的炒饭粒粒分明,每一口都混合了蛋香和米香。

广东煲仔饭只有用籼米中优质的丝苗米和油粘米,才能做出上层柔韧适中、底部金黄焦脆的煲仔饭。还有云南手抓饭、秃黄油拌饭、盖浇饭等“用米做主角”的佳肴,都是来自南方人对于大米的热爱。

相比之下,北方人对于大米更看重它的本真之味,因此粳米的软糯香甜则更适宜北方人的口味。油光润滑的米饭,冲入口腔的瞬间洒满甘甜,香、软、顺、滑的馥郁口感,好的粳米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空口吃就是北方人对大米最高的评价。

中国最好的大米看东北

可以说,没有东北大米,现在的大米市场将会黯然失色。东北大米的“优秀”可以让两位东北人在火车上因为争论“谁更懂东北大米”而大打出手,可以让远在他乡的游子不远千里回家只为背上一袋米。

东北处于黄金水稻纬度线(北纬40°-45°)的范围内,拥有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水网纵横,再加上雨热同期,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域优势和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给东北大米提供了优于其他水稻种植区的生长条件。在东北,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招牌”大米。

1、五常大米

一说起东北大米,你脑海中马上就浮现出五常大米。“中国大米看东北,东北大米看五常”,五常大米无疑是东北大米圈子里的王者。得天独厚的黑土地,成就了五常大米的独特风味。

五常大米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煮熟后软糯香甜,吃起来还有丝丝回甘,将大米香味发挥得淋漓尽致。

2、盘锦大米

在东北大米的种植上,东北人民开发出了许多科学的种植方法。在辽宁盘锦,人们开创了稻鱼共生、稻蟹共生的生态循环水稻种植方法,利用鱼蟹代替农药解决虫害,这是盘锦大米优质的重要原因。

盘锦大米外观晶莹剔透,入口柔软润滑、清香适口,即使没有菜,也能连吃三大碗。

3、弱碱大米

东北大米的家族里,弱碱大米是隐藏的“萌新”。它是种植在改良后的盐碱地中,盐碱地改良后形成了土质独特的PH值≥7.5的碱性土壤特征,而这种偏碱性土壤特征,会使种出来的弱碱大米外观更亮,口味更好。

弱碱大米籽粒饱满、温润如玉。矿物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直链淀粉含量较低,入口顺滑、自带回甘,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无论是南方的籼米,还是北方的粳米,在干饭人的世界里,美味从来不分南北,只有好坏之分,好米吃在嘴里,每一次咀嚼都能幸福地打颤。那么米饭,你喜欢吃南方的还是北方的?

相关推荐